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

救救地球

{孩子怎麼教 by abu-ponyo爸爸}



孩子也許真的是未來人類生存的基石,但如果我們沒有給予他們足夠好的環境,未來可能都不存在了。所以,做父母的有件很重要的事,就是要跟孩子一起認識我們目前生存的環境、資源與潛在的環保危機。

當然,也許你們會害怕讓孩子過早認知那些可能會發生的危險,像是死亡。我們也一樣擔心,說了這些事之後,會有怎樣的負面影響在孩子心裡面醞釀?但是,我們更相信,在正確的學習與認知下,孩子自己會瞭解該如何保護他們未來的環境。正如影片中的小女孩,透過影音傳媒的呼籲,希望大家一起來幫忙救救我們的地球。

PS: 影片是針對2009年12月初召開的"哥本哈根會議"而製作的開幕片。
可惜,該年會議與會國家並沒有達成什麼結論。

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

別急著找孩子的興趣

轉載自[ 親子天下/ 名人部落格 / 洪蘭 ]  2010/12/02

一位媽媽說,為了找出她孩子的潛能,她每天加班賺錢,送孩子去上各種才藝班。每個月3萬元的學費,她已經花了8年,但是孩子仍找不出特別的興趣。她問:「還要多久,興趣才會出現?興趣定型後,能改變嗎?」

其實人的興趣一直在改變。小六與國一才差1年,他們玩的玩具就大不相同,孩子會隨著年齡、心智的成長而轉移興趣,甚至進了大學,興趣還會再變。1995年艾美獎得主彼得.巴菲特(股神巴菲特之子),就是幾經轉折才走上音樂之路。他有個朋友更厲害,幾乎每學期都在轉系:大學一年級念的是機械工程,後來覺得工程太呆板,轉去念抽象的物理;念了物理後,又發現他最愛的其實是物理有秩序的模式,所以轉修數學;數學吸引了他兩學期,又覺得數學只空談模式,缺乏動手做的實際感,所以轉去念藝術;藝術仍不能滿足他,也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有藝術天分,又轉去念建築。建築既是藝術又是科學,建築的設計要用到物理和數學的知識,建築藍圖的繪製使他的藝術訓練可以派上用場,照講是很理想了;但是他又發現,很少人肯花大錢實現建築師的理想,反而要聽雇主的意見,覺得很挫折又想轉系。在念建築時,他發現對各種建材所表現出來的美感很有興趣,所以轉去念材料科學。

兜了一大圈,結果又回到了工程,但是這一圈的經驗使他變成獨一無二的都市計畫專家。他知道造型的美感、建材的選取會影響在裡面工作者的心情,因此開始做綠建築,所學所用,現在過得非常愉快。所以,一開始的迷惘沒有關係,「遊蕩的人未必都是迷路的人」(Not all who wander are lost.)。人生的路,只要好好走,沒有白走的。

真正的興趣自己會出來,就像生命自己會找出路一樣。回頭再說彼得,彼得學鋼琴中斷過4次,他說心中一直有個聲音在纏繞著他,但不知道是什麼。他吃不下、睡不著,只好從史丹佛大學退學去尋找,最後成為音樂家,並與父親一起在洛杉磯登台演出。那天他父親開玩笑說自己是來「驗收鋼琴學費的投資成果」。可見為了他學鋼琴,他父親也花了不少錢。

(詳全文) http://parenting.cw.com.tw/blog/blogDocDetail.do?blogDocId=439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* 感謝[親子天下]的用心